日前,由景洪市文化馆、景洪市民族文化工作队联合打造的西双版纳首部庭院话剧《火牙象》,在景洪傣族园景区曼乍孔雀园内成功首演。该剧以澜沧江流域民族传说为蓝本,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表达,以跌宕起伏的剧情,开启一场90分钟的沉浸式视听盛宴,为观众呈现关于和平、牺牲与人性觉醒的动人篇章,歌颂了澜沧江流域各族人民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与牺牲精神。

《火牙象》取材于傣族民间传说:勐高弥为缔结邦交,向勐景竜献上象征吉祥的“火牙象”作为贺礼。护送途中,雄象暴毙、雌象染疾,一场阴谋随之浮出水面。护象官李苏卡勇斗特使坤瑟的夺权诡计,坤瑟之女玉楠在忠孝两难间以生命守护和平,最终火牙象的逝去唤醒了人们的良知。

本次演出突破传统剧场形式,首创“游园+观剧”融合模式。观众可提前30分钟步入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实景庭院,感受热带风情与民族文化氛围;随后在60分钟的剧目演绎中,跟随50余名演员的倾情演出,身临其境体验传说故事的悲壮与温情。

“今天观看了《火牙象》首演,沉浸式地感受了傣族风情,舞台布景极具民族特色,演员们的生动表演,让我领略到了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”上海观众肖先生说。

该剧编剧、景洪市文联主席罕楠介绍,《火牙象》的诞生得益于景洪市“艺术家第二居所”项目的持续推进。该项目以“文化驻留+创作孵化+产业联动”为核心,通过吸引国内外艺术家驻地创作,挖掘在地文化IP,激活乡村资源,构建“艺术介入乡村、乡村反哺艺术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助力西双版纳建设“国际艺术交流窗口”与“民族文化体验目的地”。景洪市文联充分拓展“艺术家第二居所”内容,通过活化景区内的山石、河岸、林木等资源,将其空间改造为“庭院式剧场”“沉浸式庭院”,以创新《火牙象》等剧目聚集观众和人气,首演当天便收获了众多好评。

据悉,《火牙象》计划首轮公演4场。这场融合了民族精神、艺术创新与生态美学的庭院话剧,成功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旅游发展新动能,作为西双版纳文旅融合的一张新名片,将为当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,让更多中外游客在欣赏艺术与美景中,领略西双版纳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活力。

云南网记者 王永刚